資產轉移的瞬間,就是人去樓空的時後:所有社會上的詐騙案件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,就是在資產騙到手的那時起,就是人去樓空的時後。這個道理不管是在商業往來、男女情感、金錢借貸,通通都適用。

  

    在幾年前的一個晚上,大學同學小峰打電話給我,跟我說他最近接到兩通電話,不知道怎麼處理,想問問我的意見。兩通電話是不同女生打來的,一個是他認識超過20年的兒時玩伴,另一個則是高中時追過的女生,也認識了15年。

 

「我真的不知道該不該開這個口,但我覺得我提了就很有可能當不成朋友,不提我又沒有辦法。」認識20年的兒時玩伴在電話裡這麼跟他說。

 

「說來聽聽看吧!如果我能幫到忙的話!」 畢竟也認識了20年,聽到上述的對話,小峰大概也明白,十之八九跟借錢有關。

 

「我家裡有點狀況,需要借一筆錢。」

 

「需要多少?」果不其然,無事不登三寶殿,十之八九多為錢。

 

「30萬!」

 

是的,沒聽錯,真的是新台幣30萬元,可小峰當年也真的不是什麼豪門大戶,一個剛出社會工作的年輕人,怎麼也沒有30萬借得出來,這個金額已經遠遠超過當時小峰的能力範圍。

 

「怎麼會需要這麼多錢?家裡是有什麼狀況嗎?」小峰跟我說,畢竟認識這個兒時玩伴也超過20年,從來沒有對我開過口,會這樣跟我開口,事情一定到了很緊急的程度。

 

「這事不好說,反正就是我家裡的問題。」

 

「我手上也沒有這麼多,這樣妳把妳的銀行帳號給我,我匯兩萬給妳先頂著,剩下的妳必須要自己想辦法了。」對小峰來說20年的交情,遠遠超過這兩萬元。

 

錢,借出去了。小峰也沒有期待她能還,這兩萬就像是小石頭丟到大海裡,可能連一點漣漪都打不出來,小峰期望這兩萬能夠維繫20年的交情。但事實上,從那一天起,小峰再也見不到她人,或許真的被她說對了,借了,她還不了,也沒臉見他,反而做不成朋友。

 

一個星期後,小峰接到另一通電話,那位認識15年的異性朋友打給我。

 

「我真的不知道該不該開這個口,但我真的需要你幫忙,我家裡有點狀況,你這邊有錢可以先借我嗎?我一定會還你。」

 

我怎覺得這段對白這麼的耳熟,怎麼跟剛剛那一段好像。我狐疑的問著小峰。

 

「是啊!又是來借錢的。」小峰無奈的搖搖頭。

 

「需要多少?」小峰跟我說,他心裡就在想,不會這麼巧,又30萬吧!

 

「30萬!」還真巧哩!現在借錢借30萬是基本的基數嗎?

 

「我上週才借給一個朋友,她一口也是30萬,但我真的沒有這麼多錢借了。」小峰很老實的跟她說。

 

「那你借給她多少?我是家裡有狀況,爸媽要我們分頭去借一點,我一定會還你啦!看你能拿多少,就多少拿一點。」小峰跟我說,他聽到時,感覺借錢好像變成捐款了。

 

「我才借出去兩萬,真的現在也沒有多餘的錢了。」小峰說,只能怪她運氣不好,因為他上週真的才丟了兩萬元的小石頭丟到大海,現在也沒小石頭丟了。

 

「真的一點都拿不出來?」這位15年的異性朋友問。

 

「真的!」還懷疑哩!說完就聽到電話那頭的嘆息聲,然後電話就掛了。

 

我就跟小峰說,他真是好人啊!大家一開口就是30萬,還發生兩次。而他借了一個,另一個沒借,現在正好,觀察一下,究竟是借了才能當朋友,還是不借才能當朋友,又或者是借或不借都當不成朋友。

 

    小峰跟我說,一個月後,他接到沒借到錢的朋友的電話,他就問她後來事情處理的怎麼樣,她跟小峰說,她的男朋友跟她說,她平常都沒好好經營人際關係,現在臨時去借,一定借不到。她就在想,她男朋友看輕她了,憑著小峰跟她的交情,隨便借都有。但沒想到在小峰這裡碰到一個大釘子,她又跟其他朋友借,商借了十幾個人,才勉強借到2萬元,她跟小峰說,沒想到借錢竟是這麼困難,這件事讓她重新審視所謂真正的人際關係。

 

   小峰聽完真的是感觸良多,一個月前兩個老朋友跟他借錢,一個借了,另一個沒借。借出去的那個從此人間蒸發,再也沒有音訊,原本期望借了,還能維繫朋友關係;另一個沒借,但反而回來找他,跟他說明借錢的經過,不借,反而還是朋友。那下次人家跟他借錢他該是借還是不借呢?

 

此時,我就故意哭給小峰說:「你看我們同學也好多年了,我現在不要30萬,我只要5萬就好了。你快借給我吧!」

 

    資產轉移的瞬間,常常就是人去樓空的時後。因為對方的目的已經達到,再也不用對你卑躬屈膝,另一方面除非還要借,不然根本連存在價值都沒有。所以沒借的往往還當的了朋友;借出去的,或許因為還不起,或許因為目的已經達到,反而從此人間蒸發。這樣的例子後來在我的生活週遭屢見不鮮,需求的一方達不到目的,又哭又鬧,又叫又跳,又罵又恐嚇,什麼招數都拿得出來,但就是會回來;但一拿到想要的,頭也不回,過河拆橋的戲碼卻也是屢屢上演。關係究竟值多少錢,老實說,我也拿不準。

 

   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在每個關係的背後,都蘊含著大量的資源。眼前出現的每場戲,或許有著各種不同的戲名跟內容,但目標基本上都是一致的,所以只要守著這個資源,就不怕沒有人會不來。而怎麼給,是藝術。

 

經典小語:「掌握資源的人通常都很低調,缺乏資源的人就恰恰相反。因為有資源的人會盡量避免曝光,引起不必要的麻煩;缺乏資源的人需要引起別人的注意,這樣資源才能夠過來。關係的強弱,其實很容易判別。」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輝太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